答辩词儿
尊敬的各位老师、各位同学:Уважаемый председатель и члены комиссии
大家好!非常感谢各位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参加我今天的研究汇报。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我的硕士论文研究课题——《俄汉语言世界图景中"路/道路"概念的对比研究》。
在开始之前,我想先简要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个研究主题。在现代语言学和文化学研究中,概念被视为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的窗口。特别是那些在不同文化中都存在但可能有所差异的概念,它们往往能够揭示不同民族独特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。"路/道路"作为一个基本的生活概念,在俄罗斯和中国文化中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延伸意义,但目前对这一概念的跨文化对比研究还相对缺乏,这正是我选择该主题的原因。
我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:首先,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,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,了解不同文化中概念的异同变得越来越重要;其次,对概念的深入研究能够揭示语言背后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;第三,俄语和汉语作为两种重要的世界语言,它们之间的概念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;最后,"路/道路"概念在两种文化中都具有丰富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含义,是理解两国文化的重要切入点。
在研究方法上,我采用了词典分析与语料库研究相结合的方法。首先,我对《俄语大解释词典》、《汉语大词典》和《汉俄词典》中关于"путь"、"дорога"和"路"、"道"等词条进行了系统分析,比较了这些词在两种语言中的基本含义和引申意义。其次,我利用俄语国家语料库和中文语料库,收集了大量现代语言实践中使用这些概念的实例,特别关注了公共话语和文学作品中的用例。此外,我还对两种语言中与"路/道路"相关的成语、习语和谚语进行了对比分析,以揭示深层的文化内涵。
通过研究,我发现俄汉两种语言中的"路/道路"概念既有共性也有明显的差异。在共性方面,两种文化都将"路/道路"视为连接空间的物质实体,同时也赋予其人生旅程、方法手段等引申意义。在差异方面,俄语中的"путь"和"дорога"在语义和使用上存在细微差别,而汉语中"路"和"道"则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不同层面。特别是"道"这一概念,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,这是俄语概念所不具备的。
我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两种文化中重要概念的理解,还能为跨文化交流、语言教学和翻译工作提供参考。例如,在俄汉翻译实践中,了解"路/道路"概念的文化内涵可以帮助译者更准确地把握原文意图,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。在语言教学中,这种概念对比研究也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。
最后,我想强调的是,这项研究仍有继续深入的空间。未来,我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,纳入更多的语料分析,或者将研究扩展到其他相关概念,以构建更完整的俄汉语言世界图景对比体系。
感谢各位的聆听!我非常期待听取大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。